養殖海參的技術與經驗,海參養殖技術要點
近幾年來,不少人看到養殖海參的效益可觀,也有不少人加入到養殖海參的行列中來,但由于技術沒有過關,不懂科學放養,導致海參的頻繁受災,存活率低,養殖虧損無收益。養殖海參的技術與經驗,海參養殖技術要點,這里有一些建議,僅供參考。
1.池塘選址
養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養殖的成敗。在水質要求高的情況下,養參池應遠離養參工區,盡量選擇離海較近、潮流暢通、可納自然潮水、無淡水注入、無污染源、水源水質較好的地區。
定期進行清洗消毒。
海參是底棲性水生動物,長期生活在水層底部,其池底環境,影響其生長發育。海參在水層底部容易積聚糞便、泥沙、魚餌、藻類,時間一長,池底的雜物就開始腐爛變質,水質也會受到影響,細菌、霉菌等病菌也會滋生,因此海參極易發病。為確保海參的健康生長,應定期清理底泥,并定期消毒池塘。
海參苗的選擇。
一是選擇。
保證所選海參苗的質量經有關檢疫部門檢驗合格。觀察選用的參苗表面無損傷,干凈,活力強,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,管足結實,用手可回顛參苗,參苗伸縮迅速,管足結實,肉刺堅挺,為健康參苗。
二是投射密度。
投入量對海參產量和質量有影響。因此,應根據養參池的水質等情況合理控制放養密度,海參大小約為200~1000頭,若將密度控制在60000~120000頭•hm-2。
三是投放時間。
放牧應注重時機,最好是春秋兩季,主要是看水溫,當水溫在7-10℃時,可放牧,以利于提高存活率。注意:雨天、大浪淘沙不適宜飼養。
第四,及時防治病害。
在投入參苗前用藥液進行消毒處理,可有效地減少海參病害的發生。
二、投擲用水應經過紫外線消毒處理,以確保水中雜物微生物能得到有效處理,保證海參處于潔凈的生活環境中,減少細菌滋生。
對已發病的參池,要積極改善水質,加大換水量,并根據參池的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措施。
對健康成參,可定期用生石灰消毒,以提高其抵抗力。

- 全部評論(0)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